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牛津杯的作用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

牛津杯的作用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

点击次数:3510 发布时间:2021-08-20
  牛津杯采用优质的不锈钢制成,主要是作为琼脂扩散使用,它的两端平整光滑,结合性好,不易变形。利用有一定体积的不锈钢制的小管(牛津杯),将抗生素溶液装满小杯,并在含有敏感试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扩散渗透,经过一定时间后,抗生素扩散到适当的范围,产生透明的抑菌圈。抑菌圈的半径与抗生素在管中的总量(单位)、抗生素的扩散系数(cm2/h)、扩散时间(即抗生素溶液注入钢管至出现抑菌圈所需的时间)、培养基的厚度(mm)和低抑菌浓度(u/mL)等因素有关。抗生素总量的对数和抑菌圈直径的平方呈直线关系。因此,抗生素效价可以由抑菌圈的大小来衡量。
 
  将培养基平板置培养箱中培养,一方面试验菌(指示菌)开始生长繁殖;另一方面抗生素呈球面扩散,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,离杯越近,抗生素浓度越大,离杯越远抗生素浓度越小。在牛津杯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的生长被抑制,形成透明的抑菌圈。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(药敏实验)或药物对指示细菌的抑菌程度(抑菌试验)。抗生素浓度越高,抑菌圈越大。具体操作如下:
 
  1.倒底层平板:将灭菌的琼脂水底层培养基加热融化后,冷凉至55~50℃左右,倾倒入培养皿制成底层平板,将圆形小管竖直立在已经凝固的不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凝胶平板(下层板)上。
 
  2.制备混菌上层平板:将检测用上层培养基加热融化后,冷凉至55℃左右,上层培养基加入指示菌,轻轻摇匀。在每一培养皿底层平板上加入上层培养基,凝固后成上层平板备用。也就是这一过程中向圆形小管周围倒入混有指示菌的培养基(上层板),待培养基*凝固后用镊子将圆形小管取出。
 
  3.用移液器向牛津杯制造的小孔中分别加入待测物和对照液,培养一段时间后,测量小孔周围抑菌圈的大小,可反映出待测菌抑菌活性的大小。